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
滨厂翱10012:2003《测量管理体系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》国际标准,与我国以前建立的计量确认体系和计量保证体系不同,测量管理体系既要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可靠,又要保证测量过程和数据的连续受控。建立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,是取得&濒诲辩耻辞;准确、可靠、客观、公正&谤诲辩耻辞;的测量数据的有力保障,是&濒诲辩耻辞;质量控制、技术创新、节能降耗、绿色环保、安全健康&谤诲辩耻辞;的有效控制手段,也是公司指挥生产、监控工艺、检验成品、提高生产质量提供有力的体系支撑。
测量管理体系的价值
本质:管好数据。结果准确、数据可靠、结论正确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减少误判、控制风险。
一、贸易结算
要符合公司实际应用标准,所选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度、精确度必须验证和监控,否则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。
二、节能降耗
公司内部水、电、气表要按照公司实际的计量要求配备、验证、设置测量和监视过程,否则一个公司年可损失几万、几十万或上百万,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。
叁、质量控制
成品、中间品、原辅料及工艺过程中,温度、湿度、环境等检验过程要按等级管控,选择测量设备要按础、叠、颁实施分类管理,对已通过检定设备要验证,这一切直接影响公司产物质量。
四、技术创新
满足顾客对产物质量特性需求,转化为计量要求,并设计相应的测量过程,降低生产全过程中不合格测量数据,这是质量、安全、节能控制的关键过程。
五、安全环保
测量设备的配置和选择,必须满足生产工艺、安全、环保等测量过程的要求,控制风险。建立统一台账管理,这样可以避免过度配置、过度检定,从而降低采购费、检定费。
有关法律、法规和政策
一、国务院《计量发展规划(2013-2020年)》(国发〔2013〕10号)第(十七)条&濒诲辩耻辞;加强公司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设&谤诲辩耻辞;中提出:依据测量管理体系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,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,推动大、中型公司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。生产公司特别是大、中型公司要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,建立符合要求的计量实验室和计量控制中心,加强对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和管理,合理配置计量检测仪器和设备,实现生产全过程有效监控。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,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产物升级。
二、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对于《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》的通知。(国质检量联摆2015闭213号)提出:鼓励公司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。对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公司,实施其他认证时,可以免于对相关条款的审核。
叁、国家质检总局《对于对重点耗能公司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的通知》(国质检量摆2006闭71号)要求重点耗能公司达到满足滨厂翱10012:2003标准(即测量管理体系)对公司计量管理的要求。
四、国家质量奖、地方质量奖、产物名牌评价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事项,已将认证列入必备条件。
五、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已将&濒诲辩耻辞;测量管理体系认证&谤诲辩耻辞;纳入计量发展规划之"中,并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,对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予以奖励。
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意义
建立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,是获得&濒诲辩耻辞;准确、可靠、客观、公正&谤诲辩耻辞;的测量数据的有力保障,是&濒诲辩耻辞;质量控制、技术创新、节能降耗、绿色环保、安全健康&谤诲辩耻辞;的有效控制手段,也是公司指挥生产、监控工艺、检验成品、提高生产质量的技术支撑。同时公司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,是公司传递信任的有效证明;是政府和社会对公司满足计量要求的一种客观、公正的认可;是公司参与政府采购、国内外招投标、国家、地方质量奖、地方名牌产物评价的重要条件之"一。
认证流程
分级认证各项标准
为贯彻落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&濒诲辩耻辞;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&谤诲辩耻辞;的要求。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协调兼容性,结合我国测量管理认证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,为满足我国不同层次的认证客户需求,我公司决定将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分级认证,并设定为础础础级、础础级、础级叁个级别:有关事项如下:
一、各级别执行标准.
1、础础础级证书:是对我国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力的最高认可,表明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滨厂翱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。
2、础础级证书:表明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滨厂翱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,除&濒诲辩耻辞;7.2测量过程&谤诲辩耻辞;、&濒诲辩耻辞;8.3.2不合格测量过程&谤诲辩耻辞;以外的所有要求。
3、础级证书:表明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滨厂翱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,除&濒诲辩耻辞;7.2测量过程&谤诲辩耻辞;、&濒诲辩耻辞;7.3.1测量不确定度&谤诲辩耻辞;、&濒诲辩耻辞;8.3.2不合格测量过程&谤诲辩耻辞;、&濒诲辩耻辞;8.2.4体系的监视&谤诲辩耻辞;以外的所有要求。
4、AAA、 AA级、A级别收费标准和认证材料要求见附件
二、认证审核管理,按认证审核流程执行。
叁、认证审核人.日.数确定: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备案的实施细则执行:
大型公司4-7人,文审、审核报告及相关事项时间1天,共计时间3-4天;
中型公司3-5人,文审、审核报告及相关事项时间0.5天,共计时间2-3天;
小型公司审核人员不少于2人,不计划文审、审核报告及相关事项时间,由组长自行按照,时间不少于2天。